公主嶺:玉米收購仍遭遇“地趴糧”
- 分類:公司新聞
- 發布時間:2021-01-20 10:35
公主嶺:玉米收購仍遭遇“地趴糧”
- 分類:公司新聞
- 發布時間:2021-01-20
本報訊 “今年的糧食霉變多,拉到哪兒都不要,老百姓很著急?!鼻安痪?,在吉林省公主嶺市金玉收儲有限責任公司陶家屯糧庫,剛拉來幾車玉米的長春市雙陽區三河街道農民經紀人李武焦急地說,“雖然趕上了豐收年,但生意并沒那么好做?!睂@些霉變的糧食,國有糧庫是不收的,其他一些地方可以收,但價格只有八九毛錢一斤,農民又不想賣,損失太大。
陶家屯糧庫負責人介紹,糧食收購旺季一般在過完春節以后,但是今年收購進度仍然不如往年,日收購進度只有五六百噸。主要原因一是今年霉變多,國家臨儲糧政策規定,生霉粒含量高于5%的不列入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收購范圍,這種大體占1/3;二是臨儲糧的補充文件中超過霉變的扣價政策規定,生霉粒含量在3%~4%的扣價3%,4%~5%的扣價6%。這樣一來扣價很多,老百姓很難接受,收購進度也就慢下來。每天都有很多送來糧食的車面臨“退車”的問題。
據了解,除了受天氣異常的影響,傳統的“地趴式”儲糧方式也容易造成糧食霉變。
公主嶺市糧食局局長王容表示,糧食部門從秋收開始便積極引導農民科學儲糧,即達到立體、離地、通風的要求,建立科學儲糧倉,有效減少霉變,讓農民賣干糧、賣低水分的糧食,從而更加促進農民收入;各鄉鎮配備了糧政員積極宣傳引導農民,糧食監察站也到農村開展一系列講座進行指導,但是仍然有很多農民繼續采取傳統“地趴式”儲糧。
吉林省糧食局局長韓福春說,吉林省連續幾年都在打“消滅地趴糧”戰役,國家財政拿一部分錢,省里拿一部分錢,農民再出一部分錢就可以建農戶科學儲糧倉?!澳壳叭∫呀浗?5.6萬套,但是這45.6萬套并不能全部解決吉林的問題,相比于300多萬農戶更只是九牛一毛,所以說只能通過這種典型示范帶頭作用,帶動更多農民科學儲糧?!?在公主嶺市環嶺鄉張家街村,幾乎每家門口都建造了儲糧倉,玉米儲存很是整齊?!斑@樣可以減少損失,增加收入,一坰地(1公頃)能多賺2000塊錢吧?!贝迕裨闳A說,采用這種科學的儲糧方式,在裝進糧倉前已經是精選過,而且儲存基本上沒有霉變、蟲洞,儲存下來的糧食質量高,大多可以賣到一等糧的價格,還能擇機高價賣掉。
實現科學儲糧還有哪些困難?袁秀華認為,一是科學儲糧倉造價高,盡管國家和地方有補貼,還需要農民自己掏一部分錢;二是儲糧倉占地面積大,村里道路擺放不開,限制了糧倉的購置。
推薦資訊
-
走出當前國家糧食安全困境
一定時期內國家糧食安全狀況主要取決于國內糧食生產能力、庫存水平和進口能力。 - 湖北農業眾籌漸成氣候專家提醒風險尚存 2021-01-20
- 糧倉黑龍江失語:“大豆之鄉”農民不種豆陷困境 2021-01-20
- 公主嶺:玉米收購仍遭遇“地趴糧” 2021-01-20
- 2014年全國綠色食品發展態勢良好 2021-01-15
- 我國食用植物油市場不斷發展,行業迎來政策契機 2021-01-15
在線留言